茶山染新綠,春風拂嫩芽。清明將至,我區2.5萬畝春茶陸續進入采摘期,茶農搶抓晴好天氣,加緊采制明前茶,帥鄉大地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。
我區地處北緯30°黃金產茶帶,種茶產茶歷史悠久。為有效開發和保護茶葉這一地方特色產品,我區充分激活閑置、撂荒的山地資源,引導村民以土地入股種植茶葉,通過合作社規范茶園管理,與茶企建立長期合作關系,培育和引進優良品種,進行品牌種植、特色種植,讓綠葉變“金葉”、茶山變“金山”,激活了鄉村振興“一池春水”。
龍珠村茶葉加工廠收購茶葉。記者羅潔攝
鉚足干勁采春茶
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底,為期一個多月的春茶季,是和謙鎮茶農一年中最忙的時節。
3月18日,天剛蒙蒙亮,金山村65歲的村民張云利已經背起茶簍上山采茶。
3月的茶山上,早晚溫差很大。但清明節后的茶,一天一個價。茶農為了趕進度,都是早出晚歸,中午在山上隨便吃點,下午接著忙碌,一直到日落才回家。
“每天都可以碰到十幾個熟人在山上采茶。如今正是掙錢的大好時機,誰也不愿在家閑起?!睆堅评f,她一天采摘2斤茶葉,可以掙100多元工錢。
因茶致富、因茶興業。近年來,和謙鎮把發展茶產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,依托資源稟賦和傳統優勢,在金山村因地制宜發展茶產業1200多畝。該鎮在管護好老茶樹的基礎上,逐步推動新茶樹栽植,建設茶葉加工廠,打造了“和謙高景”茶葉品牌,完成“和謙高景”商標注冊、包裝設計,讓茶產業成為特色優勢產業、綠色生態產業和鄉村振興重點產業。
搶“鮮”加工茶飄香
茶園里歡聲笑語,茶廠內機聲隆隆。距離清明節還有十幾天,重慶巴渠郡農業開發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(以下簡稱巴渠郡公司)的茶葉加工廠就已經忙碌起來。
3月24日,剛采摘下來的鮮葉被送進加工廠,經過殺青、揉捻、炒制等一系列工藝,濃郁的茶香撲鼻而來。
茶農采摘的新鮮茶葉。記者羅潔攝
“新的加工廠房建起來了,目前正在調試設備,清明節就可以開始烘烤茶葉。”巴渠郡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,今年大進鎮6000畝茶園迎來豐產,從采收、制茶到銷售,都是對公司的一次考驗。
2019年,在大進鎮黨委、政府的指導下,全鎮17個村集體經濟聯合社組建成立巴渠郡公司,由企業引領推動各村資源共享、優勢互補,促進重點產業規模逐漸壯大。
目前,大進鎮在紅旗、年華等5個村規?;l展茶產業1萬余畝,開發13款茶葉品種,6款茶葉品種榮獲“國家綠色食品”認證。巴渠茶園基地榮獲“國家生態低碳茶”認證,實現茶產業全環節升級、全鏈條升值。
萬畝茶山春意濃
走進敦好鎮龍珠村茶葉基地,淡淡的茶香撲面而來,成片的茶壟層層疊疊,一株株茶樹吐露新芽,目光所及盡是新綠。前來體驗采茶的游客穿梭在茶園里,嫻熟地將一片片鮮嫩的茶葉摘下放入竹籃,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。
“我們是專程來這里采春茶的,既能體驗采茶的樂趣,又能呼吸新鮮空氣,還可以和朋友一起打卡拍照,別提多愜意了?!庇慰椭芴旒t說。
3月20日,敦好鎮在龍珠村開展“千年貢茶綠·共赴春日約”2024年春茶賽馬比拼暨茶產業交流推介活動,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來踏青采茶,暢享春日好時光。
敦好鎮茶園生機勃發、綠意盎然。記者梅浩攝
活動現場,人聲鼎沸、熱鬧非凡。在品茗區,游客可以了解龍珠茶的文化和歷史,還可自己選茶、泡茶,免費品茶;在表演區,游客觀看茶藝表演、舞蹈、小品等節目,全方位了解中華茶文化、開州茶韻味;在采茶基地,游客可親手體驗采茶、制茶的樂趣。
敦好鎮地處中國茶樹原產地——三峽腹心地帶,種茶歷史久遠,氣候、土壤等條件適合種茶。近年來,敦好鎮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目標,按照“組織聯建、產業聯抓、資源聯用”模式,種植茶葉1余萬畝。同時持續拓展茶葉銷路,深入推進茶旅融合發展,成立茶葉品鑒中心,打造水田茶旅走廊,走出了一條以茶興業、茶旅融合的綠色發展之路。
記者 羅潔來源:開州政協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