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設中國最美茶鄉是漢中市委、市政府賦予西鄉的時代使命,也是西鄉實現“三高”的必由之路。漢中市第六次黨代會,再次提出西鄉要“打響中國最美茶鄉品牌”要求,為我們加快追趕超越精準把脈、定向指路。
經過村三委班子的大力宣傳和動員,農戶們也看到了增收的希望,每個人在心里都盤算著自己的錢袋子。據悉,近期一個茶農每天可采新鮮茶葉10斤左右,平均每斤30元,一天可獲得300元左右的凈收入。
近段時間,氣溫漸升,春茶吐綠,綠樹飄香,安康市鎮坪縣境內的春茶迎來了采摘期,也讓當地群眾就近采茶實現了增收。
茶青是紹興市柯橋區茶農的主要收入來源,如何實現“小”茶農融入“大”產業,讓綠葉變成“金葉”,柯橋區交出了以公共品牌為引領、多方受益協同發展的共富答卷。
為了貫徹落實習總書記“三茶統籌”的發展理念,弘揚西施石筧茶文化、做強諸暨茶產業、發展諸暨茶科技,提升西施石筧茶品牌影響力。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、中國茶葉流通協會、中國茶葉學會、浙江省茶葉產業協會主辦,諸暨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22中國(浙江·諸暨)三茶統籌發展大會暨首屆西施石筧茶文化活動將于4月11日通過“云直播”的模式舉辦。
“清明谷雨緊相連,浸種春耕莫遲延。”眼下正值春耕時節,很多農民加緊在田里勞作,趕在谷雨下種以前把田翻耕完。對于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羅陽鎮板場村的村民潘松高來說,今年的春耕格外不同,他正在使用的,是“共享社·幸福里”共享農機服務部的微耕機。“耕作速度快,使用起來很順手,不用放在家里占地方,又不用去維修,真的是省錢省時又省力!”潘松高高興得合不攏嘴。
近日,在長洲區摩天茶海項目基地內,一行行整齊種下的茶苗遍布山野,幼小的茶苗沐浴在陽光下茁壯成長。看準了六堡茶產業蓬勃發展的良好機遇,梧州市盛豐生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長洲區投資開發建設“梧州摩天嶺六堡茶海”項目,穩步推進生態茶園建設。
4月1日,中國茶葉學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召開了《大佛龍井茶》、《大佛龍井茶生產技術規程》、《大佛龍井茶沖泡技術規程》、《天姥紅茶》、《天姥紅茶加工技術規程》、《天姥紅茶沖泡技術規程》、《天姥云霧茶》、《天姥云霧茶加工技術規程》、《天姥云霧茶沖泡技術規程》等9項團體標準的審定會。浙江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、浙江大學、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、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參加此次會議。
4月3日,雨后天晴,氣溫回升,茶吐新綠,東坪鎮柳坪村茶農們趁著晴好天氣,正在茶園里搶著采摘新茶。
2022年4月1日,江蘇省鎮江市南山茶林研究所的“黃金芽”春茶進入采收期。該茶場引種的“黃金芽”茶芽為黃色,泡出來的茶呈鵝黃色,味香氣爽,其加工工藝與綠茶基本相同,氨基酸含量是普通綠茶的兩倍,“黃金芽”的經濟效益是早春綠茶的兩倍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