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下正是種茶好時節,長洲區摩天茶海茶葉種植正如火如荼開展,在集中連片的茶海中活躍著一群“紅馬甲”,他們就是鄉村科技特派員。鄉村科技特派員們躬耕茶園一線開展“林間課堂”,促進茶葉產業發展,助力鄉村產業振興。
年有穩定收入。”5月4日,在隆回縣司門前鎮樂豐村2組茶葉基地,監測戶陳鳳英將當天采摘的茶葉賣給劉光昭,連同前幾天摘的2013元,共有2091.5元的收入。陳鳳英告訴筆者,她家種了2畝茶葉,已賣了8000多元,今年茶葉收入達1.3萬元應該沒問題。
鳳凰村駐村第一書記謝蕾介紹,大石塘組的茶山在前期進行了開荒、開行,志愿者們種下的大葉種茶苗是從云南采購回來的,計劃栽種茶苗共10萬株,“以現在的天氣來看,茶苗種下一個月后就開始萌芽,3年后進入收獲期,預估年產量有3萬公斤”。
今年2月、3月受全國大范圍雨雪、低溫災害天氣影響,各茶葉主產區春茶采摘都有所推遲,2月-3月中下旬,全國各地茶葉開采、上市工作與往年相較普遍呈現出了許多未知性……也正因如此,今年的春茶產銷形勢格外讓人牽掛。
進入3月,春茶季拉開帷幕。廣東英德紅茶經過一整個冬天的休眠和養分積累,加之春季雨量充分,使得春茶口感、品質為近年最佳。預計今年英德市春茶產量2700噸,比2021年增長約8%。
今年2月、3月受全國大范圍雨雪、低溫災害天氣影響,各茶葉主產區春茶采摘都有所推遲,3月中下旬,全國新冠肺炎疫情呈現常態化趨勢,也正因如此,今年的春茶生產格外讓人牽掛,針對這一情況,【亞太茶業】全媒體分別與四川、陜西、廣州等地的影響力茶企進行對話
由華中農業大學教授、博導黃友誼,湖北省茶葉協會常務副會長、秘書長孫冰,湖北省農科院、湖北茶葉學會副研究員、秘書長鄭鵬程組成的專家審評團,對湖北各茶產區、知名茶企及專業品牌策劃機構選送的近40款茶禮產品進行感官品質審評。
浙江武義是茶葉之鄉,素有“中國有機茶之鄉”的美譽。全縣茶園面積11.22萬畝,產量1.72萬噸,產值達11.08億元,從事茶葉種植、加工和經營的就有6萬多人。但在20多年前,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的武義茶,卻一直得不到市場的認可和重視。
登山觀美景、乘筏游九曲、細品大紅袍……從白天到夜晚,既有視覺上的享受,也有身心上的放松,這個假期,武夷山經典旅游線路依然備受游客青睞。近年來,《印象大紅袍》創新了“采茶舞”“祭茶”等節目環節,讓游人身臨其境,直觀地感受武夷山水茶文化魅力。
眼下,在鐵觀音的故鄉——福建省安溪縣,山間地頭處處洋溢著收獲春茶的喜悅。安溪縣是鐵觀音的發源地,茶產業是最大的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。茶園海拔主要在300-1000米之間,具有相對低溫、晝夜溫差大的氣候特征,為安溪鐵觀音優異品質的形成提供獨有的自然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