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4日下午,市政協主席楊留星到御海灣茶博園調研茶產業發展情況,并走訪看望市政協委員。市政協秘書長費立志參加。
“這一趟沒有白來,收獲挺大,回去后就著手引進推廣新技術和新機械。”近日,在婺城區婺江絲雨茶葉專業合作社茶園,一臺乘用型采茶機靈活地穿梭其間,所到之處,碧綠的茶葉順著氣流輕松地滑進收集裝置。
來自福州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,2022年前5個月,福建省茶葉出口1.2萬噸,價值13.2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22.1%、16.9%。據了解,茶葉在福建省農產品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,近年來福建省茶葉出口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。
大田縣茶葉種植面積已達10萬畝,其中,大田美人茶面積7萬畝,年產量達4000噸,占全國美人茶產量的70%以上,是國內面積最大的美人茶生產基地。近年來,三明市積極開展對大田美人茶的加工技術實踐并取得顯著的成績,由李家寶、詹興堆、高峰、郭雅玲、于學領、陳聯雙、張方舟6位專家學者協力開展的《“金萱”品種加工大田美人茶技術實踐》便是其中之一。
依山而建的茶園里,今年77歲的茶農付子文穿梭其中,指尖翻飛采摘著茶葉。“我從25歲就開始種植,至今已經52年了。”付子文是懷遠鎮富強村的茶葉種植戶,茶葉是他家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。由于今年的茶葉長勢和市場行情都很好,他種植的3畝多茶樹能給他帶來一至兩萬元的收入。
7月12日,2022年第八屆“資溪有機白茶文化節”暨茶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圓桌座談會在資溪縣舉行。縣委書記吳淑琴,省茶產業聯合會會長王曉鴻,江西婺源茶業職業學院黨委委員、副院長俞志興,廣東和君資本戰略合伙人吳泛波,江西農業大學農學院茶葉專家、副教授李明璽等茶產業專家出席座談會。
在“資溪有機白茶文化節”暨茶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中,國內茶產業專家分別圍繞“茶葉行業產業升級與高價值品牌打造”、“茶園雜草綠色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”、“統籌“茶文化、茶產業、茶科技”,助推資溪白茶產業高質量發展”等方面進行探討交流,助推資溪白茶產業高質量現代化發展。
連日來,在浙江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的龍井茶園內出現了一番新景象:有的茶農忙著張掛防曬網,防止烈日灼烤對西湖龍井茶樹造成傷害;有的茶農則帶著施工隊加緊鋪設輸水管道、滴灌裝置等,為茶園抗旱做準備。
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茶葉消費日益多樣化、個性化,產茶大省福建積極與市場對話,在堅守傳統與品質的同時,開啟了閩茶“年輕化”探索,產品更加多元,包裝更加現代,營銷模式更加多樣,不僅留住了老顧客,也吸引了眾多年輕人,更為中國茶產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。
日前,第十一屆四川茶博會“金熊貓獎”茶葉評選榜單出爐。自貢市牟芽青茶業有限公司的牟芽雪和牟芽青、四川葉子原茶業有限公司的雀舌、四川龍都香茗茶葉有限公司的青花雪茉莉花茶、自貢市東郊茶廠的萬寶飄雪、自貢市巔峰仙芽茶業有限公司的巔峰香雪茉莉花茶、自貢市春蘭茶業有限公司的春蘭雀舌、四川龍都香茗茶葉有限公司的龍都明前毛峰綠茶、四川黃金葉茶業有限公司的黃金雀舌9款茶葉榮獲“金熊貓獎”。